赣州四中2017—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
高一历史试题
命题人:李海鹰
一、单选题(每小题2.5分,共75分)
1 .明代科举考试流程有严密的程序,嘉靖以后,会试也要搜检。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定,如帽用单毡,鞋用薄底,砚台不得过厚,笔管不得镂空,食物必须切开等。这一记载表明明代( )
A .人才选拨更加注重形式 B.用人标准侧重道德品行
C .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 D.科举制的影响日益扩大
表 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简表 ( 部分 )
|
|
|
A
.魏晋时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
B
.秦汉行政权主要在地方层级
C
.
古代行政区的设置趋于灵活
D
.清是现代省级行政区的源头
3
.《三字经》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,自问世以来,屡经增改。以下节录的“叙史”部分,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周武王,
①
,八百载,最长久。……始春秋,终战国,五霸强
七雄出。
②
,始兼并,传二世,楚汉争。……唐高祖,起义师,
③
,创国基。
……太祖兴,
④
,号洪武,都金陵
(
)
A
.①除隋乱
②始诛纣
③国大明
④嬴秦氏
B
.①始诛纣
②嬴秦氏
③除隋乱
④国大明
C
.①始诛纣
②除隋乱
③国大明
④嬴秦氏
D
.①嬴秦氏
②始诛纣
③除隋乱
④国大明
4
.周代王位继承制度一改“兄终弟及”为“父死子继”,然,王的儿子有嫡、庶之分,嫡子有长、幼之别,于是又规定“立子以贵不以长”、“立嫡以长不以贤”等。该制度的核心标准是
(
)
A
.血缘亲疏
B
.贤良优次
C
.出生贵贱
D
.年龄长幼
5
.西周分封时,青铜器被作为权力象征的礼物,由周王赐给诸侯,诸侯带着它去建立自己的领地。春秋战国时期,青铜器多转向实用,礼器的比例减少。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
A
.青铜器铸造水平停滞不前
B
.青铜器的实用价值大
C
.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
D
.
“礼崩乐坏”的局面形成
6
.《礼记 孔子闲居》中,子夏询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民之父母,孔子说:“夫民之父母,必达于礼乐之原。”即君主、卿大夫应当遵守礼乐之规则,才能为民之父母。这说明礼乐制度的主要作用是
(
)
A
.强调民本观念
B
.强化等级秩序
C
.
规范统治行为
D
.缓和社会矛盾
7
.钱穆在《国史大纲》中写到:“以政制言,中国自秦以下,即为中央统一之局,其下郡、县相递辖,更无世袭之封君,此不足以言‘封建’”。此处“封建”是指
(
)
A
.
分封制
B
.宗法制
C
.郡县制
D
.行省制
8
.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型时期,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,有人说是“家天下”取代“公天下”,是历史的倒退。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
(
)
A
.
政治专制,历史倒退
B
.私有制产生的结果
C
.社会转型,历史进步
D
.生产力发展的结果
9
.西周实行分封制,微子被封于宋地。微子代表的是
(
)
A
.王室子弟
B
.亲周旧贵族
C
.周王姻亲
D
.伐商功臣
10
.有学者说,“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,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”。“这一制度”是指
(
)
A
.皇帝制度
B
.郡县制度
C
.御史制度
D
.三公九卿制
11
.秦朝时三公之下有九卿:奉常,掌管宗庙祭祀礼仪;……郎中令,掌管宫殿警卫;少府,掌管皇室财政;卫尉,掌管宫门警卫;太仆,掌管宮廷御马;……宗正,掌管皇族、宗室事物……这反映了九卿
(
)
A
.职权细化,各负其责
B
.政务繁杂,中央集权
C
.
服务皇室,君权至上
D
.官员众多,权力分化
12
.下列机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是
(
)
①秦朝的道
②汉代的州
③宋朝的枢密院
④元代的宣政院
A
.①②
B
.③④
C
.①④
D
.②③
13
.“
(
三省六部制下
)
三分相权,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,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。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,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,提髙了行政效率。”这表明三省六部制
(
)
A
.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
B
.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
C
.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
D
.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
14
.有学者认为,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,但属“私养”、“家养”,直到科举制确立,才真正实现“国养”。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,科举制
(
)
A
.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
B
.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
C
.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
D
.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
15
.以下摘自钱穆对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的评价,该制度应是
(
)
——
|